货柜运输是国际货运中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运输方式。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单件货物装入特制的标准规格的货柜(container)内,以货柜作为运送单位所进行的运输。
货柜运输的现状:
20世纪70年代以来,货柜运输在世界航运业中兴起并被广泛采用,是一场班轮运输的革命。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和成百上千个泊位开展了货柜运输,发达国家的海运航路已基本上实现了货柜化,发展中国家的海运货柜运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。
中国在1973年9月以来,为了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,先后在上海、天津与日本横滨、神户等港之间开辟了中日航线的货柜运输。在上海和墨尔本港之间开辟了中澳货柜船班轮运输,以及在中美之间开辟的货柜班轮运输。
货柜运输的特点:
采用这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:
首先,货物在运往码头之前,即在发货人工厂、仓库或“货柜货运站”(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,CFS)装进标准规格的货柜内。
再次,货物的交接地点,可以按惯常港接,也可以延伸到双方的内陆城市,采用“门到门”(Door to Door)的交接法,由发货人和收货人各自在其工厂仓库的“门”交货和接货。由于“门到门”的交接办法在国际货柜运输中的应用很普遍,所以货柜运输多属陆、海、空的多式联运。
装卸活动的基本动作包括装车(船)、卸车(船)、堆垛、入库、出库以及连结上述各项动作的短程输送,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。在物流过程中,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,它出现的频率**其它各项物流活动,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,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。装卸活动所消耗的人力也很多,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。以我国为例,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大致占运费的20%左右,船运占40%左右。因此,为了降低物流费用,装卸是个重要环节。